“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顺利举办

发稿时间:2023-05-29 15:08  【    】

2023年5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和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第二届碳达峰 碳中和科技论坛”顺利举行。

- 国家能源局向海平:推动水火风光核等多能互补

在致辞中,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就本次论坛主题,分享了三点体会。

首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行业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能源行业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 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科学把握降碳节奏,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确保安全降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其次,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能源转型的节奏和重点。能源转型一定要尊重发展规律,把握好节奏和重点。

一是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我国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是由
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相对比重会逐年明显下降,但绝对消费量还将维持必要规模,欧美等已经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也是如此。因此,煤炭的减量发展一定要与新能源的增量发展相协调。

二是要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大、技术基础好,具备超大规模发展的广阔前景,但在发展时序上、区域上要与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等发展相协调。

三是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推动水火风光核等多能互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演进。其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

新时代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能源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能源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为方向,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建立健全支持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构筑支撑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

能源行业要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要发挥我国能源市场空间大、工程实践机会多的优势,依托能源重大工程,推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为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 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核能有望成为我国电力基荷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表示,核能将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并有望成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基荷能源。

詹文龙称,核能作为一种低碳的清洁能源,相比风能、氢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优势是稳定性强、功率密度高、经济性好。利用好核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我国描绘的2060年碳中和图景中,核能有望成为电力系统的基荷能源。

“大家提到核能,最担心的还是安全性问题。”发展核能必须确保安全,“固有安全性”是核电科技创新的永恒主题。詹文龙表示,我国的核电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安全可靠。同时,核电厂的选址大都集中在沿海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我国正在研究的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裂变系统,还将进一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同时解决核燃料长期稳定供应和核乏燃料安全高效处置的关键技术问题。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从一开始蒸汽机的发明,到迈入电气化时代,再到后来原子能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始终与能源密切相关。詹文龙预测,第四次工业革命仍将以能源为主导。“目前,在储能、光伏、加速器驱动核能、量子信息、电动汽车等领域,我国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近年来整体科研环境的改善,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效能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庆山介绍,除电力外,钢铁在我国所有行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约占所有工业碳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钢铁超低碳技术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表示,我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日渐明晰:一方面,需要坚持传统的减碳方式,要降低对粗钢的需求,并积极利用废钢生产钢铁产品;另一方面,还应发展和采用“氢冶金”“电冶金”等超低碳炼铁技术减碳。朱庆山说,实现“双碳”目标会带来很多变革,其本质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还包括经济问题。既要追求科技进步,也要降低成本,最终才能满足人民对低碳生活的美好需求。(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北京日报》)